讓安全生產理念成為基本共識
人民日報 2018-06-13 10:00:13
唯有將安全理念貫穿生產全程📍,使安全意識成為全民共識😯,人民群眾才能安心放心,經濟發展才能高質高效,社會才能安定和諧
安全生產是民生大事📯🧙,一絲一毫不能放松。日前,2018年全國“安全生產月”和“安全生產萬裏行”活動正式啟動,今年的主題是“生命至上🤳🏽、安全發展”。這一主題表明🚭,安全生產既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🏝🙎🏻♀️,也要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🧑🏼💼,雙管齊下才能確保安全生產理念推向深處、落到實處💇🏼♂️。
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福祉,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全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,實現事故總量👩🦯➡️、較大事故、重特大事故“三個繼續下降”👷🏽♀️,重點行業領域、各地區安全生產狀況“兩個總體好轉”⛔️。數據顯示,今年1—5月份全國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9%和7.4%💇🏼♀️,全國大部分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穩定,區域安全生產水平整體上升🙍🏽♀️。
變化的數字背後,是安全生產再上臺階的可喜進步。近年來🏄🏼♂️,從“史上最嚴”安全生產法出臺🙍,到首次以黨中央、國務院名義實施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𓀌;從深化機構改革新設應急管理部,到印發《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製規定》,在法治🧏🧑🏻🦽、機構🥓、製度等各方面🎭、全方位的共同發力,為人民生產生活編織了一張堅實的安全防護網。
同時,也要清醒地看到,我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,安全生產隱患仍然存在🏔,安全基礎還不牢固。一方面,如果對工業化、城鎮化過程中的相關風險防範不力,就會釀成安全生產事故,造成重大經濟損失;另一方面,自然災害頻發多發👩🏻🦰,唯有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系🏏🕡,提高應急救援整體能力🧒🏿,才能最大限度減少損失🔣、保障安全📠。設立全國“安全生產月”、開展“安全生產萬裏行”的意義就在於🚣🏼♀️,通過這場全國各行各業共同參與的全國性安全宣傳教育活動,切實推動安全文化深入人心,讓“安全”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追求。凝聚安全的最大共識,增強全民的應急意識,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才能得到自覺貫徹落實🙆♂️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人命關天🧛🏼♂️,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🏔。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。”這不僅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釋放出“安全為人民”的鮮明價值導向,更回答了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問題👖,這就是要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。安全是發展的前提,發展是安全的保障,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。實現高質量發展🪼,安全正是題中之義。如果盲目追求速度❔,對安全隱患心存僥幸,就可能欲速則不達🔸,最終因為安全不達標而貽誤發展機會。可以說🙉,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項目、每一個環節都要以安全為前提,不能有絲毫疏漏。只有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的關系,才能築牢安全生產的根基,提升全社會安全生產整體水平。
就在不久前,應急管理部公布了第二批安全生產失信聯合懲戒“黑名單”,製度化、常態化👳🏿♀️、持續化的切實舉措,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生產經營單位形成強大震懾。這啟示我們🧏🏻,安全生產不能是“一陣風”,唯有將安全理念貫穿生產全程,使安全意識成為全民共識,人民群眾才能安心放心🏒,經濟發展才能高質高效,社會才能安定和諧。